詩詞 好歌 靚相 旅途足跡

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

《老子》:『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』



向水學習




水是一種平凡之物,但水卻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情。

水有五則:

1. 自己活動,並能推動別人活動,是水;
2. 經常探求自己方向的,是水;
3. 遇到障礙物時,能發揮百倍力量的,是水;
4. 以自己的清潔來洗淨他人的污濁,有容清納濁的寬宏度量的,是水;
5. 能蒸發為雲,變成雨、雪、霧,或凝結成霜,無論其變化如何,仍不失其本性的,還是水。

『水五則』,多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啊!

曹操─許攸 (由倒履相迎至殺之)




許攸年輕時與袁紹、曹操相友善,後來成為袁紹的謀士,多次為袁紹出謀劃策均不被聽從,深感不滿。
官渡之戰之際,許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。

200年,曹操及袁紹始交戰,許攸勸袁紹緩攻曹操,袁紹自認強盛,不聽勸諫,許攸深感失望。

許攸貪財,其家人犯法,被審配收治,許攸於是投奔曹操,提供了重要情報,建議曹操出兵烏巢,結果大獲全勝。袁紹死後,獻計潰漳河河水淹翼州城,攻克該城,令袁紹之子袁尚兵敗逃亡,斬首審配。翼州城一陷,袁紹基業徹底崩潰。

《三國演義》中有曹操“倒履相迎”許攸事,曹操聽聞許攸來訪,喜出望外,連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,急著去見許攸,把其收為己用,打迎了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——官渡之戰。

許攸謀士之才,當世並不罕見,但關鍵是有曹操慧眼的人著實有限。許攸背袁紹而投曹操,致使袁紹大敗,這都是由於袁紹不懂發掘人才、重用人才之故。

現今社會競爭激烈,如硝煙彌漫的戰場一般,一個企業會不會被淘汰的關鍵就在於其領導者是否具有一雙慧眼、一顆誠心及求才若渴的精神。此外,還必須禮賢下士,聽取忠言。俗話說得好,忠言逆耳。袁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他對屬下“不迎”,“不顧”倒也罷了,在緊要關頭還“不聽”,最終只能導致慘敗,還使得賢臣許攸最終棄他而去,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
所以,眼下一個企業或工廠要發展,單有“千里馬”還不行,還要有能識馬、訪馬、用馬的“伯樂”之才。否則,只能面對千里馬而“嗚呼!天下無馬!”只有具備了曹操這種肯“倒履相迎””的“伯樂”之才,才會有一個好的發展方向。

曹操奪取冀州,亦有許攸之功。許攸因此居功自傲,乃至得意忘形,對曹操經常口出戲言,甚至稱呼曹操小名,在正式場合亦不知收斂。在一次聚會上,許攸對曹操說:“阿瞞,你沒有我,不會得到冀州。”曹操一聽哈哈大笑道:“你說的一點不錯。”嘴上雖這麼說,心裏卻非常不高興,以為許攸無禮太甚。

後來,許攸率隨從出鄴城東門,有得意對左右從人說:“他們曹家沒有我,不可能出入此門。”此話傳到曹操耳中,終於忍無可忍,下令殺死許攸。

曹操是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多面體人物,例如他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偉人,但難言是君子;他是一個十足的英雄,但有時也會要無賴。對待人才問題也是一樣,他愛才如命,最善於招降納叛,但如果有水恃才傲物,對自己不尊敬,那不論其有多大的能耐,有多大的功勞,他也覺不容忍,格殺勿論。曹操殺許攸就是一個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