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
毛澤東點評曹操
曹操乃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梟雄,曾高調說:“寧教我負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負我!”表現出了極端自私自利的人生態度。
縱觀曹操一生,不管是南征北戰的戎馬生涯中,還是“挾天子令諸侯”的政治生活中,曹操大多數時間還是表現得極為豁達大度的,好像正應了那句“宰相肚裏能撐船”的古語。
在中國古代人物中,毛澤東對曹操的點評可能是最多的。
他肯定曹操的政治功業,稱讚文韜武略,並一再主張為曹操翻案。
毛澤東點評曹操並非就史論史,而是聯繫實際,以史為鑒,闡幽發微,可謂把歷史用活了。
毛澤東年輕時就對曹操十分推崇。他讀書時就曾經在講堂錄中寫道:
「才不勝今人,不足以為才;學不勝古人,不足以為學。天下無所謂才,有能雄時者,無對手也。以言對手,則孟 德、仲謀、諸葛尚已。」
1918年8月,毛澤東路過河南,特地與羅章龍、陳紹休三人到許昌瞻仰魏都舊墟,憑弔曹操,並與羅章龍作過魏都聯詩一首:
橫槊賦詩意飛揚,
自明本志好文章;
蕭條異代西田墓,
銅雀荒淪落夕陽。
詩中表達出毛澤東對曹操的欽佩之意。在毛澤東看來,曹操是中國古代少見的一位集政治、軍事、文學才能於一身的人。因此,他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及曹操,讀史時多次點評曹操,並給予高度評價。
1952年11月1日,毛澤東視察河南安陽,參觀殷墟。他對隨行人員說:「漳河,就是曹操練水兵的地方。曹操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。他在這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,還在這一帶實行屯田制,使百姓豐衣足食,積蓄力量,逐漸統一北方,為後來晉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。」
1954年夏,毛澤東在北戴河吟誦曹操觀滄海一詩後,對身邊工作人員說,曹操是了不起。
1954年夏他在 “浪淘沙•北戴河”一詞中這樣寫道:
往事越千年,
魏武揮鞭,
東臨碣石有遺篇。
蕭瑟秋風今又是,
換了人間。
這是毛澤東給曹操定論的名篇。寥寥數語,一個政治家、軍事家和詩人的形象便躍然紙上。
陳建斌─三國中的曹操

曹操撤軍駐守官渡(今河南中牟東北),袁紹進兵守衛陽武(今河南舊陽武縣東南)。關羽逃走投歸劉備。建安五年八月,袁紹的軍隊營寨相連逐漸推進,憑藉沙堆紮營防守,東西長有數十裏。曹操也分營駐守與袁軍相對峙,交戰受挫。
這時曹操的軍隊不滿萬人,受傷的士兵佔有十之二三。
袁紹又進兵來到官渡,堆起土山,挖掘地道。曹操也在大營內堆土山、掘地道來對付袁軍。袁紹軍向曹營射箭,箭如雨下,進出的曹兵都頂著盾牌,非常恐懼。當時曹操糧食很少,給荀彧寫信,商量想撤回許都。
荀彧認為:“袁紹的軍隊都聚集到官渡,要和您一決勝負。您是用非常弱小的軍隊與極端強大的軍隊來對峙,倘若不能遏制袁軍,就一定會被袁軍打敗,這是天下大勢轉變的開始。況且袁紹不過是平民中的英雄罷了,能聚集人而不能使用人,憑著您的神武明智又有成至治之道的輔助,幹什麼不能成功!”
曹操聽從了荀彧的意見。……袁紹有數千輛運糧車前來,曹操使用荀攸的計謀,派遣徐晃、史渙半路截擊,大敗袁軍,將運糧車全部燒毀。
曹操和袁紹相峙數月,雖然接連在戰鬥中斬殺敵將,但軍隊減少,糧食用盡,士兵們疲憊乏力。
曹操對運糧的人說:“十五天后打敗袁紹,你們就不再勞累了。”冬天十月,袁紹派車運糧,命淳於瓊等五人率兵一萬多人護送糧車,在袁紹大營北面四十裏處宿營。
袁紹的謀臣許攸貪圖財物,袁紹不能滿足他。許攸前來投奔,並勸曹操襲擊淳於瓊等人。周圍的人有些懷疑,荀攸、賈詡勸曹操出兵。曹操就留下曹洪守衛大營,親自率領步兵、騎兵五千人連夜前往,正好在天亮時到達。淳於瓊等人望見曹操兵少,便在營門外列陣。曹操疾速進攻,淳於瓊退兵守營,於是曹操攻打營寨。
袁紹派騎兵援救淳於瓊。有人說:“敵人的騎兵逐漸接近,請分兵抵擋他們。”
曹操生氣地說:“等敵人來到背後,再告訴我!”士兵們都殊死戰鬥,大敗淳於瓊等人,將淳於瓊等人全部斬殺。袁紹開始聽說曹操進攻淳於瓊時,對長子袁譚說:“趁著曹操進攻淳於瓊等人的機會,我攻克曹操的營寨,曹操就失去原來的歸宿了!”
就派張郃、高覽進攻曹洪。張郃等人聽說淳於瓊戰敗,便前來投降曹操。
袁紹的軍隊大敗,袁紹和袁譚丟棄軍隊逃走,渡過黃河。曹操追趕不及,將袁軍的輜重、圖書和珍寶全部繳獲,俘虜了大批袁軍。曹操在繳獲的袁紹書信中,得到許都下屬和軍隊中官員給袁紹的書信,曹操把這些信都燒掉了。
得人心者得天下,而要得人心,就要能容人,更要能夠容納得下比自己聰明的人。得天下需要的是大肚量,若一個比自己的聰明的人都難以容納,何以容天下?
《三國》周瑜完美謝幕 黃維德版大都督太虐人

電視劇《三國》已經播出過半,黃維德扮演的周瑜表現漸入佳境,最終以周瑜之死為這段膾炙人口的經典形象畫上句點,將周瑜的悲情形象漸漸深入人心,觀眾直呼:“周都督太虐人!“黃周瑜”讓人心疼!”
新版周瑜在造型上少了演義所說少年得志的清高,多了些沉穩大氣和悲情,周瑜最初以略顯喜劇化方式輕鬆出場,一路看下來會發現“虐人”劇情不斷升級,才明白周瑜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英雄,周瑜幾度出場引得觀眾紛紛落淚。
周瑜定粧照前期發佈後,“造型老、服裝暗、盔甲戰袍沒特色、硬貼的兩撇小鬍子令人忍無可忍”各種質疑聲不斷。
黃維德飾演的周瑜與孫策相追“八百里”登場,驚艷亮相還不到五分鐘已經氣壓全場,這種裝扮下依然塑造了一個帥氣儒雅的周瑜實屬難能可貴。細膩的表演把周瑜內心深處的矛盾傳神體現,贏得大多觀眾的讚譽,在電視劇播出後居然出現了評論一邊倒的現象,黃維德將周瑜大都督的高傲以及真性情演繹的很到位,在周瑜身上可以看到恢弘,大智,忠誠,隱忍,不甘,對赤壁之戰之後的周瑜的刻畫更為人性化、更為細緻,對公瑾的悲情塑造看的觀眾頗為傷感,很多人也會為這樣一個立體的、有缺陷的周瑜的起伏落寞傷感揪心。
黃版周瑜有不一樣的靈氣,讓周瑜的壯志未酬有了更人性化的詮釋,他生動刻畫周瑜的性格和內心掙扎,演出了一個悲情英雄的無奈一生,黃維德的演技成功扭轉觀眾之前先入為主的觀念,讓觀眾釋然看待新版三國對周瑜的解構與重塑。贏得觀眾同情,觀眾開始喜歡歷史上這個“小氣”的周瑜,併為他的“杯具”人生惋惜不已,為之落淚。許多觀眾表示:“沒有看過的多有微詞,看過的大多會被感動。”
訂閱:
文章 (Atom)